历史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研究 >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


    金圣叹:明末清初文学评论家。为文怪诞,性情狂傲,不求功名,以著述为务,评天下才子书有六,一《离骚》、二《庄子》、三《史记》、四《杜诗》、五《水浒》、六《西厢》,其评语流传甚广。

  金 农:清代书画家兼诗人。善诗文,精于鉴别金石、书画。工隶书。尤以楷书自创一格,号称"漆书"。为"扬州八怪"之一。

  金日磾:西汉时大臣。本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汉武帝时从昆邪王归汉,任马监,迁侍中。其后世代官宦,且多为侍中。历7世皇帝为内侍,与西汉大臣张汤后世并称"金张",成为功臣世族的代称。他可以说是金姓历代名人中地位最显赫的人物。

  金刚智:唐朝佛教密宗僧徒,南天竺人。来中国传教,来中国传教,曾译《金刚顶经》,与善无畏、不空唐玄宗时并称"开元三大士"。

  金幼孜:明朝官吏。多次随从明成祖北征。撰有《北征前录》、《北征后录》,又与胡广、杨荣共撰《五经四书。性理大全》。宣宗时命修两朝实录,充总裁官。

    金履丰将军: 金将军讳履丰,字希成,号亮功,宋端平二年(1235年)二月初二戌时生于浙江兰溪县金府,幼承家教,容貌端庄,智勇双全,志廉行洁,征伐有功,官至驾前大将军御史大夫,时与理学大家世称“仁山先生”的堂兄弟金履祥,文武并显,双璧联辉,名著朝野。旋值元兵入侵,金将军抗御屡胜,军功赐券,并系世袭。后愤时事不可复为,偕子金标弃袭归隐福建侯官县璧团注洲,成为彭城璧团金氏璧团洲肇基始祖,卒于元大德五年(1302)三月初三已时,享寿六十有七。金姓族人为纪念璧团洲肇基始祖金履丰将军,修建当今独具一格的古建文物——将军府。
   闽侯县上街镇新洲村南部与彭城金氏宗祠相隔不外一箭之地的一对参天古榕之后,一幢古建筑群体——新洲将军府。正门楹联书:“庙貌壮千秋座对旗山环璧水;钧威扬八部驾由橘渚驻新洲”。两侧石方柱上镌刻着:“杖剑握符忠勇肃清高遗像,前旗后鼓乾坤排成武胜场。”第三进大厅前石柱刻:“统八部权衡功高相国,壮一洲保障泽永彭城。”这是闽侯县人民政府1989年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高官显爵忠勇民族气节和归隐后拓洲衍裔泽永彭城的写照。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名人专祠。其历史沿革与彭城金氏宗祠同源于璧团洲“中堂庙”,在清乾隆丁未年(1787)因璧团洲屡遭洪患,田舍崩坍,移迁的金将军后裔把原将军府第“中堂庙”同时拆迁分开建成“金氏宗祠”与“将军府”于今址。后经光绪丙午年(18 )扩建,民国三十五(1946)修建和1989年复修为当今独具一格的古建文物——将军府。
    整个府第雄伟壮观,第三进大厅中供坐着金履丰将军及两名副将的塑像。建筑总面积148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进,依次为门楼、戏台、酒楼、钟鼓楼、前拜台、前正厅、行台、后拜台、左右厢房、后大厅等建筑群体。后座及后拜台为明代中叶所建,中座和戏台等因受洪患蚁蛀,于清代和民国时期两度修建。府第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经专家鉴定是福州地区至今保存完好,独具一格全木结构的古建筑。门楼、斗拱、三层翘檐更使屋宇显得雄伟、古朴、典雅、壮观。内有十个形状不一大小各异、花纹别致、结构精巧的雕花彩金藻井。它不但创造了极佳的传音效果,而且展现出我国古代人民的科学知识和巧夺天工的技艺才能。更有许多古香古色的雕梁画栋镂花彩金、形态各异的花鸟艺术点缀其间。尤其前大厅游廊上方,镂空精雕榫接而成的拱形卷棚,刻有丰富多彩的百花图案,美不胜收。其下配有一对青石精雕云龙图案的蟠龙石圆柱,高4。5米,直径80公分,龙身浮悬,双目炯炯有神,昂首翻翔,势欲腾飞,栩栩如生。每当气温突变,将雨之时,龙身潮湿淋淋,犹如刚出水的蛟龙,雨过天晴,又恢复常态,此之奇迹,犹如神龙显应,游客睹此,叹为观止。十多处大理石精雕磨光的石柱上,刻有历代名人撰写寓意深涵的各种字体和楹联联句,字迹清秀,刚劲有力,确为书法之瑰宝。其中亭、台、楼、榭结构精巧,木刻石雕处处可见,真乃无木不雕花,无花不彩金,令人赞叹不已。屋顶构造独具匠心,特别是镂花屋脊,飞龙吐水,花鸟翘角,更为壮观,可谓集古建筑模式之大成。原省老领导温附山曾题匾赞谓:“闽都一胜”,悬挂大殿中。1989年元月,中国古建筑研究专家——北京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刘开济和省设计院副院长、总建筑师黄汉民亲临考察,对将军府建设结构极为欣赏,认为其建筑规模在福州地区独具一格,不仅艺术精湛,可供游览观赏,而且有学术研究价值,是福州地区颇具特色的上乘建筑。
    金将军后裔繁盛,其五世孙金瑛,号度光,洪武二年已酉生,正统三年戊午不禄,享年七十,葬于中山若狡町兼久墓。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太祖为扶持中山国(明时附属国,现为日本冲绳县)搞好朝贡、发展贸易、敕选闽人三十六姓赴中山,金瑛是其中之一,瑛文武双全,专司贡事,广敷文教,成为中山国金姓的始祖。其后裔在琉球(即冲绳)繁衍兴旺,现已发展为十一支系。据中山国金氏家谱载,金瑛之孙金璧,曾于明天顺七年和成化五年两次奉中山王之命为通事,赴闽谢恩和学造历法,中山国之造历自此而始,这是金履丰后裔与中山国的历史文化渊源。1993年日本那霸市具志坚上顺先生等日本友人,来到新洲将军府观光考察,证实金履丰将军是其始祖时,非常高兴,入庙进香朝拜,并赠送纪念品,临别时还带去祖宗故地——新洲泥土一以示纪念。具志坚上顺先生激动地对新洲乡亲说:“六百年前我们还是一家人啊!今天,我到了祖宗的身边,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
    金瑛的六世子孙金伯通(系金履丰将军的十一世孙),善拳击,有勇力,初在世子尚元府中任家将,嘉靖三十九年(1558年),琉球国王逝世,世子尚元接位,上表明朝廷请求册封,命伯通为将军,领护航重任,冲破倭寇截劫,来到指定登陆地点福州。这是他第一次回乡认祖;1562年又奉命护航朝贡,船至闽江口,遭暴风雨袭击,在船头调度的金将军不幸落水丧命,尸体顺潮漂入内港远洋江滨,当地人见其腰牌知是琉球国金将军,将其尸体进行防腐,建庙奉祀,尊敬如神,至今福州与那霸市缔结友好城市,两地间经济、文化交往密切。那霸市访华代表团来福州,必到远洋将军庙朝拜金将军。1994年当新洲金履丰将军家庙修建竣工剪彩时,鼓山远洋金将军庙理事会,和乡人继金将军遗愿,回新洲拜祖庆贺,并赠送横匾等,因而新洲和远洋两将军家庙,均成中日友好的历史见证。
    现代金将军后裔较为影响的人物归入“金氏宗祠”中说明。
    新洲将军家庙的修复,承各级党政领导和文管部门的关心重视,曾由省、市、县、镇各级拨款资助,也激起了海外赤子的爱国爱乡之心,解囊相助。如台湾台北的金能经、金能禄、金能才;高雄的金能升、金昌利;马来西亚的金昌祥、金梅藩、金能楷;新加坡的金可辉、香港的金昌淦、金能钦等。他们除带头热忱捐资外,还积极向海外乡亲劝募,发动捐资回乡修祠庙,并兴办公益事业。全村干群和老人会文管组等群众团体,也配合支持筹建,尽力尽责,任劳任怨,坚持不懈,历经三年,终于完成修复工作。迄今历经四度修建的将军府更显得雄伟壮观。前年福建省建筑设计院黄汉民院长先后带有三批台湾古建专家、家者前来参观考察,摄影采访,备加赞赏。庙外景色,庙内建筑物曾多次摄入影、视镜头。
    “名园易得,古树难求”将军祠前两株参天古榕尤为珍贵,主干大十围,高百尺,冠跨三十余米,形如凉伞,常年苍翠,覆荫面广,不但为古祠增辉添彩,具有观赏价值的胜景,而且冬蔽风沙,夏遮烈日,是保护府第的天然屏障,又是村民和旅客纳凉、避暑、憩息的******去处。福州文史界老前辈、福州诗祠学会会员诗翁郑丽生先生游此曾赋诗赞日:古榕二树矗江隈,嘉荫长庥大矣哉!无用我云真有用,不材谁识是奇才。双榕树前竖的一对古香古色的旗杆夹,更显古祠典雅壮观。
文成赞日:一庙显祖功,孙贤子孝
双榕参天发,世泽绵长

    金世柏少将:金世柏(1915-2000),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第73师交通队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31军政治部组织干事,中共南江、宝兴县委书记,大金川独立师副师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1团政治处民运股股长,旅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太岳军区第1军分区政治委员,第386旅18团政治委员,太岳军区第3军分区54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第15纵队供给部政治委员,第18兵团62军后勤部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康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西康军区参谋长,成都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0年1月30日因病在成都逝世,享年93岁。

    金如柏少将:金如柏(1909-1984),江西省永丰县人。1926年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政治部收发股股长,中共永丰县委军事部秘书、政治指导员、科长,江西军区独立第3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斗争。1933年后,先后在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工作,任红2军团第6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军团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0师第358师第358旅第716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独立第3旅政治委员,西北军政干校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空军预科总队总队长、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云南军区副政治委员,昆明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兼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顾问,炮兵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4年3月27日因病逝世,终年75岁。

    金忠藩少将:金忠藩(1917-1989),江西省莲花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6军团17师51团连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营政治教导员,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718团政治处主任,第719团政治处主任第,717团参谋长,南下第一支队第1大队参谋长,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第5支队副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2纵6师17团团长,第一野战军第2军6师副师长。参加了中原突围、运城、宜川、荔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陆军师长。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第二高级步兵学校训练部部长,解放军政治学院训练部副部长,新疆军区副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11月7日因病逝世,终年72岁。

    金绍山少将:金绍山(1915-1957),湖北省大悟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第75师225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连政治指导员,687团营政治教导员、营长、副团长,冀鲁豫军区新编第2旅4团副团长,第4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特务团政治委员,水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水东军分区司令员,豫皖苏军区独立旅旅长,第二野战军18军53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军53师师长,西藏军区后方部队司令员,西藏军区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6月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仅42岁。

    金振钟少将:金振钟(1914-1992),辽宁省海城县人。1937年参加平西国民抗日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平西国民抗日军第3总队副总队长,晋察冀军区第5支队2总队副总队长兼第4大队大队长,第6军分区军政学校教务主任,第3军分区教导大队军教主任,独立第4团政治委员、教导大队大队长,晋察冀游击军参谋长,冀晋军区司令部作教科科长,第16军分区12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独立旅副旅长,辽南军区第2军分区副司令员,辽南军区参谋长,第四野战军50军149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149师政治委员,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149师师长、政治委员,第148师师长,第50军副军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副军长,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任高等军事学院学员班副主任、训练部副部长,武汉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总后勤部营房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8月18日因病逝世,终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