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氏故事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研究 > 金氏故事

楹联典故
楹联典故:1.四言通用联:源自少昊;望出彭城。全联典指金氏的源流和郡望。仁山理学;翁叔勋员。上联典指元朝学者金履祥,字吉夫,号次农,学者称仁山先生,兰溪人。曾在严陵钓台书院教学,后专心著述,晚年又曾在丽泽书院讲学。撰《尚书表注》,对《尚书》中的一些篇章表示怀疑;又撰《论语集注考证》,对未熹的《集注》加以核实补充;另著有《孟子集注考证》、《仁山文集》等。下联典指西汉大臣金日磾,字翁叔,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汉武帝时跟从昆邪王归附汉朝,历官马监、侍中。汉昭帝即位,他与霍光、桑弘羊等人同受遗诏辅政,因揭发莽何罗谋反有功,封秺侯。麞侯世爵;仁山隐君。上联典指西汉大臣金日磾。下联典指元朝学者金履祥。绩垂秀水;学宗仁山。上联典指清朝的金学坚,秀水人,贫而能守,不为豪势所屈。下联典指元朝的金履祥,一代名儒,学者称“仁山先生”。醉乡作记;庐墓生光。是孙典指北宋乐平人金极,字克中,绍圣年间进士,官分宜宰,曾上书请求斩“六贼”之首的奸相蔡京。后自号市隐,筑庐名“醉乡”,并作《醉乡记》。下联典指南宋兰溪人金景文,字唐佐,双亲去世后,他在墓帝筑庐守孝,夜里见五彩天光照射墓上,人们以为是他的孝感所致。咸淳年间,被祀于三贤祠。勋名翁叔;理学仁山。上联典指西汉大臣金日蟬(公元前134~前86年),字翁叔。与霍光、桑弘羊一起受遗诏辅政有功。下联典指宋末学者金履祥(公元1232~1303年),字吉父,元朝兰溪人(今浙江兰溪)。学者称其为仁山先生。他学以朱熹为宗,一生穷究义理,致力著述,为一代名儒。秺侯世爵;仁山隐居。上联典指西汉金日磾封为秺侯,子赏袭爵。下联典指元朝时期的金履祥,宋末以史馆编修召,未及用而宋亡,隐居仁山不仕。彭城世泽;少昊家声。全联典指金氏为省昊金天氏之后。2.五言通用联:万花烘锦绣;七叶耀簪缨。全联典指西汉金日磾。寿门多国宝;若采有才名。上联典指清朝书画家兼诗人金农(公元1687~1763年),字寿门,仁和人(今浙江杭州)。善诗文,精鉴别金石、书画。工隶书。楷书自创一格,号称“漆书”。五十岁开始学画,造意新奇,其作品为国宝。为“扬州八怪”之一。下联典指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公元1608~1661年),名采,字若采,吴县人。喜批书,有才名。有诗选。 3.六言通用联:汉室忠勋素著;义门孝友流芳。上联典指西汉大臣金日蟬(公元前134~前86年),字翁叔。与霍光、桑弘羊一起受遗诏辅政有功。下联典指宋朝孝廉金彦,邵阳人。力学善属文。好施与,淳孝友,郡人号“义门金氏”。后奉诏举孝廉,为天下第一。王母曾称西母;女仙亦号金仙。上联“王母”,即西王母。下联典指睿宗二女出家,一封为金仙公主。 4.七言通用联:身行百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此联为何廉昉赠金粟香联。德行人间金管记;姓名天上碧纱笼。此联为清朝书画家兼诗人金龙自题联。 5.八言以上通用联: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归器内,各现方圆。此联为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叹自题联。玉册载勋,武毅功名为烈;银章受卷,文靖温裕有容。上联典指明朝初期都督佥事金朝兴,巢人。沉勇有智略,所至以偏师取胜,功出诸将上。谥武毅。下联典指明朝建文进士金幼孜,名善。新淦人。永乐初累迁谕兼侍讲。从幸北京,帝北征,所过山川要害,辄命记之,有旨属起草,据鞍立就。宣德时卒,谥文靖。德业文章,百善之端惟孝;风霜雨露,四时之感在心。此联为安徽省至县金家村金氏宗祠联。支分雷水、宅卜松山,三十年谱牒重新,切毋忘祖德宗功,缔造一番基础;姓锡彭城、声传江夏,六七面规章依旧,须辨别左昭右穆,发明万代渊源。此联为安徽省望江县松树山东祠岭村金氏宗祠联。 6.典故、趣事:幽默大师金圣叹:清朝文坛巨子金圣叹,是个幽默大师。据说他年轻时在乡邻们的促使下前往参加乡试,考题为“西子来矣”(西施),题意要求以越国的西施出使吴国的史实,给予评说。金圣叹把功名视若草芥,他面对试题,书曰:“开东城,西子不来;开南城,西子不来;开北城,西子不来;开西城,则西子来矣!西子来矣(西门的人来了)。”主考见他把功名视若儿戏,即在卷上批道:“秀才去矣!秀才去矣!”于是,金圣叹名落孙山。金圣叹对清朝大兴文字狱极为愤慨,他奔走呼叫“孔夫子死了”,并带领学生去哭孔庙,表示抗议。清朝统治者遂以蛊惑倡乱罪,判其以死罪。其子带着梨和莲子前往探监,父子相对,涕泣如雨。金圣叹赋诗曰:“莲(怜)子心内苦,梨(离)儿腹中酸。”此诗语意双关,对仗工整。临别,儿子询问父亲有何遗嘱?金圣叹悄声说:“花生米与五香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道,千万不要让那些刽子手知道,免得他们大发横财。”金圣叹把生死置之度外,幽默诙谐,由此可见。金圣叹被处决时,正值山河银装素裹、雪化冰消之际。他翘首望天,触景生情,作了一首自悼诗,并高声吟诵道:“天生悼我地丁忧,万里江山尽白头。一时太阳来吊唁,家家户户泪珠流。”吟罢,金圣叹人头落地。那头颅滚出数丈,从耳内抛出两个纸团,监斩官将纸团打开一看,一纸团上写的是“好”字,另一纸团上写的是“痛”字。


上一条:中国金姓源头考

下一条家谱文献